當代建築師分析 施植明老師指導 學生 馬明潔
Bernard Tschumi出生於1944年,是個建築家、作家、評論家,被歸類為解構主義建築師。於1969年於蘇黎士科技大學(ETH)建築系畢業。居住於紐約、巴黎兩個分別
是19世紀及20世紀非常重要的城市。曾任教於英國普次茅斯大學、AA建築聯盟、紐約IAUS、Princeton、庫伯聯盟(Cooper Union),1988到2003年在哥大擔任建筑
規劃古蹟保存研究所所長。
1960s-1970s
1980s-1990s
強調事件,事件並非只是行動,它包含了思想。同樣的空間會因不同的事件介入而改變空間的狀態。
機能和形式之間因不再有明確的關聯性了。認為建築的定義應更具多樣性,空間、行動融合而成的事件。
被歸類為解構建築師,受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法國哲學家 米歇爾福柯、蘇聯導演Sergei Eisenstein影響。
反對與超越西方傳統形而上文化的思想理論,同時對於歷史建築有所懷疑。
(1982-1998, Paris)
在八〇年代,巴黎由於快速發展及人口的增加,政府決定將拉維亞的就屠宰場改成科學博物館。這個計劃也包含市場棚架改建的
展覽場、音樂城計劃及整體公園規劃。公園規劃吸引了眾多有才氣的建築師前來比圖,包括當時的新一代建築師Bernard Tschumi
及Rem Koolhaas。兩人以突破過去公園規劃手法的提案奪目,而Tschumi具爭議性地拿下了這個設計案。
Tschumi在提案中強調公園是從「文化」出發,而非自然。與以往公園和城市脫離的想法不同,主張新世紀的公園應成為市民的活動
場所,不再只是提供休憩活動。
此案以「點線面」為操作概念:
點
先在公園內,每個120公尺分佈10mx10m的小亭(follies),作為工作室、表演廳、健身房、遊戲房等等各種用途。不具任何特別用途,讓各類事件自然在其中發生。這些
金屬構造物,也成為公園中的標的物,容易讓人辨認並產生認同感。
線
線指的是串連這些紅色小點的「動線」。在公園中配置了兩條具有頂蓋的廊道,兩條900公尺的走道垂直交織,分別聯繫了拉維列特城門與龐旦城門。以延續巴黎近郊的活動。
面
線(動線)帶來了人群,線與線之間所圍塑的廣場則被釋放出來,可以容納各式各樣的活動。
拉維亞公園是Tschumi的第一個公共建設案,已經可以看出他後來一直著重的設計理念。包含容納多元的文化,以及在設計
案中尋找「突破」的可能。這種質疑歷史的精神可見是受到當時解構思維的影響。
(2001-2009 , Athens)
Tschumi面對衛城美術館,認為我們若不能將帕得嫩神廟的雕像放回原來的紋理(帕得嫩神廟)中,我們希望能找回原來的帕
得嫩的視覺關係。
衛城美術館是個非常複雜的案子,希臘政府早於1976年計劃要在帕得嫩神廟。但是一波四折,在1976到1999年間,經歷了三次
競圖,最後都因基地選址問題或是開挖影響考古遺跡問題,而不了了之。2001年,希臘政府舉辦第四次競圖,Tschumi的作品
因簡潔的外觀影人注目。理事長Dimitrios Pandermalis 說Tschumi的作品「 得以與現有博物館和諧共存」。
這個案子的難度,主要在於基地現有的考古遺跡(以及人們對考古遺跡分佈的狀況不清楚);雅典的歷史問題及限代性;高頻率
的地震;以及大量的遊客。
在這些條件下,Tschumi在雅典衛城美術館得以發揮他一貫所強調的「事件」以及解構思想。他跳脫了歷史包袱,不去討論希臘
歷史建築形式及意義,而是決定做出「與帕得嫩神廟相同的精準度、與原始神廟同等的清澄度」。但其實在「跳脫歷史包袱」的
前提下,亦是一翻深入地探討。Tschumi徹底研究希臘古建築的數學性、比例及空間關係。並將找回古蹟內參觀感受作為主要概念。
三層樓的建物中,最底層漂浮在古雅典城市遺址上,訪客透過地面的強化玻璃能夠觀看考古遺跡,用一百多根纖細的混凝土柱支承,
與考古學家討論後找到不會傷害遺址的排列方法。隨後沿著第二層樓的大緩坡,動線延伸到頂部。頂層則是將帕得嫩神廟的平面平移至
新美術館,並且頂層量體所轉的角度是指向帕得嫩神廟。
另一方面,面對大量的遊客,Tschumi討論的是如何讓人在博物館中自由活動、參觀,並非只是制式地遵循參觀動線。讓動線開放且順暢。
(2003-2007, Limoges)
在Zénith音樂廳,Tschumi主要想討論的是材料及技術。以雙層的皮層為主要概念。
中間夾著所有動線,包含走道、坡道、樓梯等。內部音樂廳的觀眾區域也提供不同規模的表演安排不同觀眾人數的座位形式。
音樂廳皮層兩層材料及形狀是考量熱學及音樂的效果。材料上,外層是由聚碳酸酯材料製成,能夠過濾光線並限定聲音循環空間;內層由
木質材料構成,自然材料讓室內更為舒適。同時也因為音樂廳的基地是一大片的森林,回應當地而選用木材。由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外層結
構和木質結構有利於自然光線的投入及空氣的流通。
此案強調利用材料及技術處理所面臨的問題。當地氣候炎熱的問題,利用5釐米厚的由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內有小孔的半剛性模板,作為隔絕
材料
。並在建築正立面的表面,鑲嵌絲絹網印花的馬賽克,防止太陽輻射。再加上兩層皮層之間空氣的流通,在幾乎不用另外供熱設備的情
況下,大廳的溫度也能保持恆溫。
在這個案子看到Tschumi對於新技術保持探索的態度,面對不同需求的案子,持續找出更好的對應方法。
(New York, 2004-2007)
在這棟tschumi的第一棟住宅案,第二棟位於紐約的建案中,建築師所面臨的難題是有限的預算、當地的法規;以及業主的商業空間需求。試
圖將法規限制作為施力點,突破框架並且利用規範找到有趣的解答。依照基地中不同的使用分區規範來決定建物的形狀。同時也用懸臂的方式
越過一現存的三層樓商用建築,並將這棟現有結構作為居民的花園使用。因法規條件而發展出的斜面,也讓室內單元空間更為有趣。
選用藍色的立面,是為了讓建築在基地中獨數一格。顯著的天藍色也許藍天融合,不至於突兀。也重新定義了一個具有眾多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的
街區。此外,在住宅一樓大廳,也提供公共用途如藝廊等,屋頂也綠化提供居民使用。
在Tschumi的四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他力求新的解決方式。不論是面對拉維亞公園時,討論公園新型態以及都市中公園的角色;美術館面對歷史
包袱,能夠以現代的手法解決;音樂廳面對氣候以材料及技術來改善問題;或是在集合住宅中,凌駕在法規之上找到讓建築更有特色的方法。
Tschumi能夠將歷史及規範納入考量,卻不會落入該框架,找到解決方法。也樂於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才能夠達到突破。
Tschumi 常被拿來與同期的建築師Rem Koolhaas做比較,他們不但同年出生,同樣寫過眾多建築論述,也抱持類似的觀點。兩人一直
企圖突破歷史,以宣言的方式面對新的案子,利用條件的限制找到對的施力點,並提出一個全新的想法。並且兩人都強調人的活動,在庫哈斯的
說法中,叫做機能(program),Tschumi則是稱作事件(event)。認為在不同空間中,各樣的活動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Tschumi在這四個案例中,都可以看出他對事件的重視。他認為事件是不會被建築形式限制住的。如在拉維亞公園中,沒有限定機能的空間提供
各式的使用。美術館讓大量的人潮尋著方向清晰,且寬敞的動線參觀。音樂廳考慮到不同規模的表演如何在同一個空間進行。最後在住宅案中,也
同樣不忽視公共空間,利用了基地內的現有結構作為居民的聚集場所。
在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Tschumi在受到解構思維的影響下,一再突破。也常用開放度最高的規劃,讓活動任意發生。